当前时间: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普及小儿疝气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期次:181期版号:k56作者:范军梅大同市天镇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4-05-176650次浏览[发表证书]

小儿疝气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腹股沟疝,它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疾病。小儿疝气手术采用微创技术,利用小切口将突出至腹股沟的肠管或其他组织复位,并修补疝囊缺口。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较快。

1.小儿疝气手术的流程

小儿疝气手术通常采取微创修补方式。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儿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疝气位置及病情发展情况,以此制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在手术当天,患儿家长需带患儿按时入院,配合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水和术前清洁等。手术一般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患儿不会感到疼痛。进入手术室后,医生会在腹股沟处进行一个小切口,找到并将疝囊回收到腹腔,最后修补加固缺损的腹壁。整个过程一般只需30分钟左右,创口小、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将患儿

送至恢复室观察,并等待麻醉药物代谢后逐渐苏醒。患儿家长需陪伴在侧,安抚患儿的情绪。在术后当天,医生会再次检查患儿的身体状况,确认没有异常反应后就可安排出院。

2.小儿疝气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1)术后伤口护理

在术后当天,患儿家长应让患儿保持手术区域干燥,避免伤口受到外力碰撞或摩擦。一般情况下,术后48小时内不宜洗澡,以防伤口沾水。建议患儿家长为患儿穿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衣物压迫伤口。患儿家长需每日检查敷料是否干净、无渗液,并按照医嘱定期更换,同时要注意敷料松紧适度。在更换敷料时,患儿家长应仔细观察伤口周围的皮肤状态,避免出现红肿、渗液、脓性分泌物或伤口裂开等异常情况。如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在伤口愈合期间患儿家长应防止患儿用手抓挠或刺激

伤口区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佩戴轻便的护罩或使用纱布包裹,以防感染。术后1-2周内,患儿家长需密切关注患儿的恢复情况,按时复诊,确保伤口愈合良好。

2)饮食调节管理

患儿家长在手术当天,要让患儿适当禁食,等麻醉完全消退、肠胃功能恢复后再开始进食。初期的饮食应以温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粥、软面条等;要避免油腻、辛辣、粗纤维食物,以防刺激肠胃,增加肠道负担。术后一周内建议患儿家长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避免暴饮暴食。患儿家长应注意调节患儿的饮食结构,多选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及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如胡萝卜泥、苹果泥、鸡蛋羹等,既能提供足够营养,又能促进肠道蠕动,防止术后便秘。因为排便过于用力可能会增加腹压,对伤口愈合不利,还可能引起疝

气复发。饮水也需适量,患儿家长在调节患儿饮食中要保持水分平衡,有助于肠胃正常运转。恢复期患儿应尽量避免喝碳酸饮料或含糖量过高的果汁,以防引起胀气,导致腹压升高而影响康复效果。

3)活动安排

术后当天,患儿家长应尽量让患儿卧床休息,避免频繁坐起或翻动。术后24小时内,患儿可能感到手术部位有轻微不适,但患儿家长不必过度担忧,这是正常反应。手术后1-2天,患儿可在患儿家长陪伴下进行短时间散步等轻微的活动,但仍要避免如用力咳嗽、蹦跳、奔跑或大笑等剧烈运动及任何可能增加腹压的动作。对于较年幼的患儿,患儿家长还需防止患儿用力哭闹,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腹压增加,对伤口愈合产生不利影响。建议患儿家长安排一些安静的室内游戏,如看书、讲故事等,帮

助患儿分散注意力。术后两周左右,若恢复良好,患儿家长可逐渐增加患儿的活动量,但仍需避免突然的、用力的动作。患儿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若出现腹部不适或伤口疼痛,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

4)心理疏导

适当的心理疏导能够帮助患儿缓解术后紧张不安的情绪,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康复。手术前后,患儿可能会因为陌生的医疗环境、手术疼痛或伤口不适而表现出焦虑、哭闹和情绪波动。患儿家长应保持耐心,陪伴患儿度过术后恢复期。术后初期,患儿可能会因活动受限感到不满或烦躁。患儿家长可以与患儿一起进行如绘画、拼图等静态活动,既能丰富患儿的术后生活,又能防止剧烈活动带来的风险。同时,注意观察患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患儿放松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