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儿科临床治疗中,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常见的静脉输液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减少穿刺次数、保持静脉通路等优点。为了保障患儿的健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儿科健康宣教要点。
二、什么叫留置针
留置针又叫套管针,能在血管中留置72-96小时(根据不同血管条件、药物性质以及病人病情等因素而有所差异)。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置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
三、静脉留置针儿科健康宣教要点
1. 儿童为什么推荐使用留置针呢?
(1)保护血管,减少穿刺次数
小儿血管腔细小、管壁薄,同时自制力差,输液过程好动,留置针因为是软针,减少了输液过程中“起包”现象。
(2)方便安排用药时间,提高药效
临床上为了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一天可能间断多次输液。
(3)建立静脉通道,便于抢救用药
抢救时患儿血管坍陷,静脉通道不易建立,易延误抢救时机。
2. 留置针使用中的家长疑惑问题
(1)留置针通常选择什么部位穿刺?
留置针穿刺部位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患儿的血管情况以及病情和治疗的需要,常见的穿刺部位有手背、前臂、足背,头皮不做首选,个别穿刺困难的患儿根据病情的需要有时也会选择股静脉、腋静脉、颈静脉等进行穿刺。
(2)留置针可以用多久?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推荐为72-96h,但为了防止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化学性静脉炎和小的血凝块进入血管造成堵塞,留置期间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等应及时拔针。
(3)针眼处有渗血怎么办?
针眼处发生渗血的原因较多,有可能是过度活动后留置导管对血管造成的刺激,一经发现,可以让护士更换贴膜,同时减少肢体的过度活动。
(4)留置期间可以活动吗?
可以适当活动,例如正常的玩耍、吃饭、画画等,但切记不可剧烈活动或大幅度的活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留置针固定好以后,家属一定要看好患儿,特别是年纪小一点的宝宝,避免患儿抓扯留置针引起脱管、出血以及其他感染,另外睡觉的时候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肢体。
(5)留置期间可以洗手洗澡吗
当然是可以,但洗手洗澡的时候一定避开穿刺部位(可以用保鲜膜覆盖留置针处)以免引起感染。
(6)留置期间怎么穿脱衣服?
家长应避免给孩子穿过紧的衣物,穿脱衣裤时一定要注意固定好留置针,然后遵循“留置针优先”原则,即先穿留置针侧肢体,先脱留置针侧肢体。
(7)留置针如何固定
留置针固定使用胶带固定时采用高举平台法U型固定,使用固定装置及弹力绷带时避开穿刺部位,要开窗,便于局部观察。
3.家长配合事项
(1)输液前
因小儿血管较细,或因疾病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大、脆性增大,再加孩子哭闹不配合或者过于紧张血管收缩等因素会影响“一针见血”的成功率,希望家长理解及共同配合:安抚与鼓励患儿,减少恐惧;穿刺时要配合护士做好患儿固定;如果您的宝宝有药物过敏史,请告知医护人员。
(2)输液时
输液时护士会根据患儿病情、年龄、药液的性质及浓度调节输液的速度,请家长不要擅自调节输液的速度;输液过程中家长应留意小孩输液后皮肤及患儿的变化,如有红肿、肿胀、皮疹、发冷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穿刺时要配合护士做好患儿固定;输液时应在输液室或病房内,请勿自行外出,以免药物滴速发生改变及发生输液反应时未能及时处理,导致意外发生;如输液完毕时,有可能针管前端会有少许回血,此为正常现象,请勿惊慌,家长可先将输液调节器下调关闭,并呼叫护士;如果出现输液管内有气泡、针头或液管脱落时,请勿自行处理,可先将输液器下调关闭,并呼叫护士。
(3)输液后
输液拔出针头后按压棉球下的针眼3~5分钟,至针眼无渗血为止,不要揉擦及松手,以防皮下淤血,棉球请丢弃到黄色的医疗废物桶内;针眼处24小时内不碰水,以免发生感染。
五、我国儿科静脉留置针使用研究与发展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作为现代儿科医疗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其在保障患儿治疗连续性、减少反复穿刺痛苦、提高护理效率及安全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儿科护理理念的更新,儿童静脉留置针的设计、材料、应用技术及并发症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六、结语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是儿科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通过严格无菌操作、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加强输液过程中的护理、药物护理以及患儿及家长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穿刺技巧和护理水平,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患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