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膝盖疼痛,不一定是 “骨刺” 惹的祸

作者:赵子刚

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医院 副主任医师发布时间:2025-04-28 14:56:421031次浏览[发表证书]

膝盖疼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适症状,很多人一出现膝盖疼,就认为是 “骨刺”(骨质增生)在作祟。然而,膝盖疼痛的原因复杂多样,骨刺只是其中之一,甚至可能并非主要原因。盲目归咎于骨刺,不仅可能延误正确治疗,还可能因错误的护理方式加重症状。本文将为你揭示膝盖疼痛的常见诱因,帮助你科学认识这一问题。

一、骨刺:并非疼痛的 “罪魁祸首”

(一)骨刺的本质与形成机制

骨刺是机体为了适应关节稳定性而产生的代偿性增生,本质是一种骨骼的 “自我修复” 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变,关节稳定性下降,骨骼为了维持关节平衡,会在边缘形成骨质增生,也就是骨刺。因此,骨刺更像是关节衰老的 “痕迹”,而非直接导致疼痛的原因。

(二)骨刺何时会引发疼痛

大多数情况下,骨刺本身并不会引起疼痛。只有当骨刺生长在关节活动的关键部位,如压迫到周围的神经、肌腱、滑膜等组织时,才可能引发疼痛、肿胀或活动受限等症状。例如,膝关节骨刺若刺激到滑膜,可能引发滑膜炎,导致关节积液和疼痛;若压迫到周围神经,可能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但临床数据显示,许多膝盖疼痛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中,骨刺的大小和症状严重程度并不完全正相关,这也说明骨刺并非唯一的 “肇事者”。

二、膝盖疼痛的其他常见诱因

(一)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软骨是覆盖在骨头末端的一层光滑组织,具有缓冲震动、减少摩擦的作用。运动损伤、长期过度使用或年龄增长导致的软骨退变,都可能引起软骨磨损、破裂甚至脱落,形成 “软骨损伤”。此时,骨头与骨头之间失去了软骨的缓冲,直接摩擦会引发剧烈疼痛,尤其在上下楼梯、蹲起等动作时更为明显。

(二)滑膜炎

滑膜是关节囊内的一层薄膜,能分泌滑液来润滑关节。当滑膜受到外伤、感染、过度运动等刺激时,会发生炎症反应,导致滑膜充血、水肿,分泌过多滑液,引起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滑膜炎在年轻人中较为常见,尤其在运动爱好者中,常因运动前热身不足或运动强度过大诱发。

(三)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两块 C 形纤维软骨,起到缓冲和稳定关节的作用。急性外伤(如剧烈扭转、撞击)或长期慢性磨损(如频繁蹲起、负重)可能导致半月板撕裂或变性。半月板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关节间隙疼痛、弹响、交锁(关节卡住无法活动)等症状,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

(四)韧带损伤

膝关节周围有多个重要韧带,如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等,它们负责维持关节的稳定性。运动中的突然变向、撞击或摔倒时膝关节过度扭曲,都可能导致韧带拉伤或断裂。韧带损伤后,关节会出现明显疼痛、肿胀,且稳定性下降,甚至无法正常行走。

(五)关节退行性病变

除了骨刺,关节退行性病变还包括软骨退变、滑膜炎症、关节间隙狭窄等一系列病理变化。随着年龄增长,关节长期承受体重和运动的压力,逐渐出现老化,导致关节功能下降,表现为活动时疼痛、僵硬,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尤为明显,活动后可稍缓解。

三、科学应对膝盖疼痛:精准诊断是关键

(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当出现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膝盖疼痛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并结合 X 线、MRI(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疼痛的原因。例如,MRI 能清晰显示软骨、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情况,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二)针对性治疗与护理

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式差异较大。对于软骨损伤或半月板损伤,轻度者可通过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修复;滑膜炎患者需减少关节活动,必要时进行关节穿刺抽液和药物治疗;韧带损伤则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治疗(如支具固定)或手术重建。同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膝关节过度负重,控制体重,加强股四头肌锻炼(如直腿抬高训练),以增强关节稳定性,减少疼痛发生风险。

四、总结:摆脱误区,科学护膝

膝盖疼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归因于骨刺。盲目按摩、热敷或自行服用止痛药,可能掩盖病情或加重损伤。当膝盖出现不适时,应保持理性,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科学诊断找到根源,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只有摆脱 “骨刺万能背锅” 的误区,才能真正守护膝关节的健康,让我们的行动更加自由轻松。

栏目导航

navigation

精彩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