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星期日
阑尾炎疼起来分轻重?普外科医生教你区分急性与慢性

作者:张建明

滦南县医院 普外科一病区 主治医师发布时间:2024-12-23 18:18:525296次浏览[发表证书]

“肚子疼得直不起腰”“右下腹隐隐作痛好几天了”—— 生活中出现腹痛时,很多人会联想到阑尾炎。但同样是阑尾炎,急性和慢性的疼痛特点、危险程度却大不相同。作为每天和阑尾炎打交道的普外科医生,今天就教大家从疼痛表现、伴随症状等方面,快速区分这两种情况,避免延误治疗或过度紧张。

从疼痛 “出场方式” 看差异

急性阑尾炎的疼痛像 “突然袭击的敌人”。发病初期,疼痛可能出现在上腹部或肚脐周围,让人误以为是 “胃疼”,但几个小时后会逐渐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这种 “转移性右下腹痛” 是典型信号。疼痛程度剧烈且持续,呈阵发性加重,用手按压右下腹时会明显压痛,松手瞬间可能出现更剧烈的 “反跳痛”,患者往往不敢直腰、拒绝按压。

慢性阑尾炎则像 “反复骚扰的隐患”。疼痛多局限在右下腹,呈隐痛或胀痛,程度较轻,不会出现剧烈的绞痛。疼痛常反复发作,比如劳累、饮食不规律后出现,每次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休息后可能缓解。按压右下腹时,疼痛较轻微,没有明显的反跳痛。

伴随症状帮你进一步判断

急性阑尾炎除了剧烈腹痛,还常伴随全身症状。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 38℃左右,病情严重时可能超过 39℃;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部分人会出现便秘或腹泻,但腹泻次数通常不多。这些症状是身体对细菌感染的 “应急反应”,提示炎症正在快速发展。

慢性阑尾炎的伴随症状较轻微。患者可能偶尔有恶心感,但很少呕吐;不会出现发热,或仅在疼痛加重时有轻微低热;部分人会感觉右下腹有 “坠胀感”,尤其在饭后或剧烈活动后明显。由于症状不典型,很多患者会误以为是 “肠胃功能紊乱”,直到疼痛频繁发作才就医。

病因和风险:为何必须重视区分?

急性阑尾炎多由阑尾腔被堵塞引发。比如粪石(肠道内的硬结粪便)、淋巴滤泡增生等堵住阑尾出口,细菌在阑尾内大量繁殖,导致阑尾充血、肿胀,甚至化脓、穿孔。如果治疗不及时,穿孔后可能引发腹膜炎,出现全腹疼痛、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因此,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通常需要尽快手术切除阑尾。

慢性阑尾炎多为急性阑尾炎治疗后遗留的问题。比如急性炎症消退后,阑尾腔狭窄、管壁增厚,导致阑尾蠕动功能下降,容易反复出现轻微炎症;也有少数人没有急性发作史,因阑尾先天畸形(如阑尾过长、扭曲)长期存在慢性炎症。慢性阑尾炎虽然不会立刻危及生命,但反复疼痛会影响生活质量,且可能在某次诱因下转为急性发作,因此医生通常会建议手术切除。

出现腹痛该怎么做?

如果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烈疼痛,伴随发热、呕吐,应立即就医,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可能掩盖病情);如果右下腹隐痛反复发作,尤其在劳累、饮食不当后加重,也建议及时到普外科就诊。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急性阑尾炎可见白细胞升高)、腹部超声或 CT 等检查明确诊断。

总之,急性阑尾炎是 “急症”,疼痛剧烈、进展快;慢性阑尾炎是 “慢性病”,疼痛轻微、易反复。学会区分两者的特点,既能避免延误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也能让慢性阑尾炎患者及时干预。记住:身体的疼痛是 “信号”,及时回应才能守护健康。

栏目导航

navigation

精彩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