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星期日
胃癌术后怎么吃?普外科医生分享康复期饮食指南

作者:张建明

滦南县医院 普外科一病区 主治医师发布时间:2025-07-17 15:20:121437次浏览[发表证书]

胃癌手术会对胃部的结构和功能造成较大改变,比如部分或全部胃被切除后,消化吸收能力会明显下降。合理饮食不仅能为身体提供营养支持,还能减少腹胀、呕吐等并发症,加快康复速度。作为外科医生,我结合临床经验,为术后患者整理了一份分阶段饮食指南,涵盖从术后初期到长期康复的饮食要点。

术后 1-7 天:从 “少量试餐” 到 “流质过渡”

术后 1-2 天,患者刚经历手术,胃肠功能处于 “休眠” 状态,此时需严格遵循 “禁食禁水” 原则,依靠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营养。一般在术后 2-3 天,当肛门排气(放屁)后,说明胃肠蠕动开始恢复,可尝试少量饮用温水,每次 5-10 毫升,每天 3-4 次,观察有无腹胀、恶心等不适。

术后 4-5 天,若饮水后无异常,可过渡到清流质饮食。推荐米汤、稀藕粉、去油肉汤(过滤掉所有油脂)等,每次 50-100 毫升,每隔 2-3 小时进食一次。注意避免牛奶、豆浆等易产气的食物,以防腹胀。进食时要放慢速度,小口慢咽,温度控制在 37℃左右,过烫会刺激吻合口。

术后 6-7 天,可转为稠流质饮食。比如将大米熬成稀粥(只取上层米油)、蒸蛋羹(不加调料)、打碎的蔬菜泥汤等。此时仍需控制食量,每天分 6-7 次进食,每次 100-150 毫升,以 “不腹胀、无恶心” 为标准。

术后 2-4 周:软食为主,逐步增加营养

术后 2 周左右,胃肠功能进一步恢复,可过渡到软食。选择软烂、易咀嚼的食物,如软烂的面条、肉末粥、豆腐脑、鱼肉泥(去刺)等。蛋白质是伤口愈合的关键,可将鸡蛋、瘦肉、虾仁等蒸熟后切碎,加入粥或烂面中。

这个阶段要严格避免粗糙、坚硬的食物,比如粗粮、坚果、油炸食品等,以防摩擦吻合口引起出血。同时要控制甜食和易产气食物(如红薯、洋葱),以免引起腹胀。进食时需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 20 次以上,帮助减轻胃肠负担。

每天仍保持 5-6 餐,每餐七八分饱即可。可在两餐之间加一份温凉的水果泥(如苹果泥、香蕉泥),补充维生素。若进食后出现轻微腹胀,可暂停进食半小时,适当散步促进消化。

术后 1 个月后:均衡饮食,兼顾 “消化” 与 “营养”

术后 1 个月左右,饮食可逐步向正常过渡,但仍需以 “易消化、高营养” 为核心。主食可选择软米饭、发面馒头、面条等,避免生冷的米饭或过硬的面食。蛋白质来源可增加到每天 1.2-1.5 克 / 公斤体重,比如清蒸鱼、水煮蛋、嫩豆腐、酸奶(无糖或低糖)等,其中酸奶还能调节肠道菌群。

蔬菜和水果需加工得软烂些,比如将胡萝卜、南瓜煮成泥,绿叶菜切碎后快炒或焯水。避免生食(如沙拉)和粗纤维过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少用油炸、烧烤,且要少盐少糖,避免辛辣调料。

进食规律也很重要,建议每天 3 顿主餐 + 2 顿加餐,加餐可选择藕粉、芝麻糊、营养粉等。同时要注意观察进食后的反应,若出现持续腹胀、反酸,可适当减少每餐食量,增加进餐次数。

饮食禁忌与常见误区

术后患者要绝对避免饮酒,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和吻合口,还可能影响肝功能。也不要迷信 “大补”,像人参、鹿茸等补品可能引起上火或消化不良,需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很多患者认为 “术后要多喝汤”,其实汤里的营养远不如肉,建议将汤里的肉切碎后一起食用。另外,不要因担心消化而长期只吃流食,这样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恢复,需按阶段逐步增加食物种类和硬度。

胃癌术后饮食调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是根据自身消化能力,在保证营养的同时避免胃肠负担。如果出现持续呕吐、呕血、黑便等异常,需立即就医。只要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多数患者能在 3-6 个月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回归正常生活。

栏目导航

navigation

精彩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