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宝宝反复咳嗽总不好?警惕这 5 种常见呼吸道疾病

作者:王小芳

涉县妇幼保健院 儿科 主治医师发布时间:2025-04-29 15:28:421130次浏览[发表证书]

当宝宝发出一声声咳嗽,家长的心也跟着揪紧,尤其是咳嗽反复不见好转时,更让人忧心忡忡。其实,宝宝反复咳嗽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了解这些疾病,才能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应对,守护宝宝的健康。以下这 5 种常见呼吸道疾病,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一、感冒后咳嗽:病程延长的 “小尾巴”

感冒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感冒后咳嗽也是引发宝宝反复咳嗽的常见原因。通常,宝宝在普通感冒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发热)消退后,咳嗽却持续不愈,可能会持续 3 到 8 周。这是因为感冒引起的呼吸道黏膜损伤需要时间修复,即使病毒或细菌已被清除,气道仍处于高反应状态,稍有刺激,如冷空气、灰尘,就容易引发咳嗽。宝宝的咳嗽往往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有时会伴有少量白色痰液。一般来说,这种咳嗽会随着呼吸道黏膜的恢复逐渐减轻直至消失,不需要特殊用药,但家长要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和清洁,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果咳嗽严重影响宝宝的睡眠和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药物缓解症状。

二、支气管炎:气管支气管的 “炎症反应”

支气管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是过敏、空气污染等因素诱发。宝宝患上支气管炎后,咳嗽通常较为剧烈,初期为干咳,之后会逐渐出现痰液,痰液颜色可能从白色转为黄色甚至绿色,这意味着可能继发了细菌感染。除了咳嗽,宝宝还可能伴有发热、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年龄较小的宝宝由于不会自主排痰,可能会出现呛咳、拒奶等情况。当怀疑宝宝患有支气管炎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听诊、血常规、C 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上,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外,还会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帮助宝宝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必要时可能会进行雾化治疗,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

三、肺炎:肺部感染的 “危险信号”

肺炎是比支气管炎更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对宝宝的健康威胁较大。肺炎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宝宝患肺炎时,咳嗽往往持续时间长且较为剧烈,伴有呼吸增快、呼吸困难,如呼吸时鼻翼扇动、吸气时胸骨上窝凹陷,还可能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咳嗽伴有喘憋,甚至口唇发紫。如果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家长必须高度重视,立即带宝宝前往医院,通过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病原学检测等明确诊断。肺炎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同时给予吸氧、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严重的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以便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效果。

四、咳嗽变异性哮喘:易被忽视的 “隐形杀手”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很容易被误诊为普通咳嗽。宝宝的咳嗽特点是持续时间长,一般超过 4 周,且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接触过敏原后咳嗽会加重。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不伴有喘息或气促等典型哮喘症状,这也是它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如果宝宝反复咳嗽,经过常规抗感染和止咳治疗效果不佳,家长应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可能,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等,明确诊断。一旦确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哮喘治疗,通常需要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疗程一般不少于 8 周,以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预防哮喘发作。

五、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上呼吸道异常引发的 “连锁反应”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由于鼻部、咽喉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宝宝可能会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疼痛、清嗓子等症状,咳嗽多在晨起或体位变化时加重,有时会伴有咳痰。常见的病因包括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如果宝宝反复咳嗽,同时伴有上述上呼吸道症状,家长应带宝宝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鼻内镜、鼻窦 CT 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上主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治疗鼻炎、鼻窦炎,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腺样体切除手术,从根本上解决咳嗽问题。

宝宝反复咳嗽不容小觑,当家长发现宝宝咳嗽持续不好时,要仔细观察咳嗽特点和伴随症状,警惕以上 5 种常见呼吸道疾病。一旦怀疑宝宝患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宝宝的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增强宝宝的抵抗力,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栏目导航

navigation

精彩推荐

Recommend